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将永久落户河北,这与河北的数字化发展规模与速度息息相关。
记者从数博会筹备组获悉,2018 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为 10452 亿元,占 GDP 比重从 25% 扩大到 29%,其中数字产业化部分规模为 711 亿元,同比增长 6.6%,产业数字化部分规模为 9741 亿元,同比增长 14.6%,已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密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行动计划、政策措施,其中既有《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 " 大智移云 " 的指导意见》等对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有着全面指导意义的文件,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IPV6、5G、大数据、智能制造、信息消费、工业互联网等细分行业的行动计划,还有《河北省支持 " 万企转型 " 若干政策措施》等保障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文件,基本构成了推进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数字产业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数字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18 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1523 亿元,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先进环保等 10 个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0%。拥有中电科 54 所、13 所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和东旭光电等优势企业,华为、浪潮、中兴、华讯方舟、光启、阿里巴巴、润泽、富智康等一批国际国内顶尖企业纷纷落户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 15.3%。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石家庄五个大数据产业基地和一批特色园区,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全省在线运营服务器规模突破 100 万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水平居全国前列。
截至 2018 年底,全省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居全国第 6 位,同比增长 70.6%;光缆线路总长度、移动网络基站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均居全国第 7 位,同比增长 154.2%,网民规模达 4522.15 万人,普及率攀升至 60.1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电话用户总数、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均居全国第 7 位,IPTV 用户总数居全国第 3 位,同比增长 21.3%,全省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光纤宽带和 4G 覆盖。物联网应用创新快速推进,车载智能终端、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城市建设等垂直领域的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居全国第 10 位,同比增长 175.8%。
产业数字化发展持续扩大
随着 " 互联网 +" 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互联网在河北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传统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制造业方面,2018 年 5 家企业入围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全国排行第 5,全省共培育省级以上数字化车间 251 个。46 家企业成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国家试点,累计为 7200 家企业提供了评估服务。电子商务方面,多层次、多模式、宽领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拥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2 个(石家庄、邯郸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2 个(石家庄电商基地、清河羊绒电商产业园),商务部电商示范企业 4 家,省级示范园区 17 个,省级电商示范企业 36 个,行业电商、农村电商、创新型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建设步伐加快。
政务数字化进程稳步推进
河北各地区政务云平台稳定运行,网上一站式办理业务提高群众获得感。保定采取 " 一级建设、四级使用 " 的方式,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政务云基础服务平台,共有 300 余项事项上网审批,实现了全市审批 " 一张网 ",同时在全省率先实现基础法人库落户市级云平台、实现政务云平台与省政务云平台的互联互通。旅游大数据建设进展顺利。" 河北旅游大数据中心 " 和 " 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 " 顺利运行,旅游与公安、交通等部门数据共享,省、市、重点旅游县旅游数据共享进程加快。交通出行加快智能化升级。京津冀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出行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河北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河北省道路运政管理系统及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对接。保定市、邯郸市基本实现市内公交线路、站点、车辆、运营服务、实时监控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料全面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