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弓箭型”格局已现雏形
来源:燕赵都市报纵览客户端 时间:2022-11-17
视觉中国供图
11月16日上午,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开幕式暨主题峰会在线上召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发布了《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就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深度解读。
张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北上深杭广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数字经济综合实力领跑全国。成都、苏州、南京等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驶入快车道,追赶势头强劲,数字经济二线城市发展初具规模。2012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 记者 李珂
数字经济之箭在弦 蓄势而发
中国数字经济“弓箭型”格局已现雏形。沿海之“弓”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为核心,环海而立,是打造中国数字产业集群关键所在。长江之“箭”以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核心,连贯东西,推动数字经济从沿海向广袤内陆辐射发展。中部之“弦”连接京津冀、粤港澳,贯穿中部,中部地区崛起时机成熟,是中国数字经济蓄力张弓、发力放弦的长远需要。
数字基础从“跟跑” 变“领跑”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领先、保障有力。网络基础设施从跟跑到领跑,5G网络规模全球居首,行业专网加快落地;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步入流量提升阶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算力基础设施从分散到统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初步建立,“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八大算力枢纽节点、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分工明确、格局清晰,为优化全国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拓展算力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数实融合走深走实 前景广阔
伴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驱动数实融合走深走实。数字经济全行业平均渗透度由24.7提升至38.3,数字技术有效牵引生产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升级。三产数字化转型起步最早,尤其金融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水平领先;二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市场空间拓展能力最强,是未来中国数实融合主战场,数字硬件产品以及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需求将极大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发展重心由“深化局部环节应用”变为“全面智能协同”,拉平“微笑曲线”、转型“武藏曲线”前景广阔,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