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搜索

大咖论数 | 赵燕:抓住战略机遇期 推动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电子报 时间:2022-12-13

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和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协力推动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创新发展。


当前,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进入新一轮爆发期。国内外巨头持续发力虚拟现实产业,互联网企业、智能硬件企业也纷纷布局虚拟现实领域。2021年全球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出货量首次突破千万台。在“元宇宙”概念火爆、消费需求升级、信息技术迭代升级、资本聚焦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虚拟现实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根据赛迪智库预测,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有望带动形成近万亿元的市场。


自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迅速,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核心技术加快进步,应用创新不断涌现,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还面临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虚拟现实对行业应用的实际效能提升尚不明显,应用内容单一、场景同质化问题严重。我国对于虚拟现实数据资源利用不充分,尚停留在数据采集、监控、显示等表层应用,欠缺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应用,集成化应用较少。例如有些虚拟工厂,可实现多角度观察装配工位和工艺生产线,但仅仅起到了简单的视频监控作用,并未实现异地工程师远程协作、模拟生产规划、培训物流机器人等集成化功能。


二是虚拟现实行业应用标准与复合型人才紧缺,各行各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赋能效果不清晰。人才方面,虚拟现实行业应用对复合型人才要求高,部分行业专业性强,需要开发人员同时掌握行业痛点问题和虚拟现实内容制作知识,行业门槛较高。标准方面,缺乏统一的虚拟现实行业应用标准,提升行业效能的典型应用案例少见,多数企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实际赋能效果不明晰。


三是虚拟现实终端设备与行业应用开发成本高,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价格方面,高端VR头显、AR眼镜的平均售价一般在3000元、10000元以上,难以普及应用。CPU、GPU、陀螺仪等关键零部件和高端显示模块成本居高不下,导致虚拟现实设备价格高难以普及。同时,我国虚拟现实硬件市场规模尚小,虚拟现实内容产品缺乏变现渠道影响了开发者的积极性,内容和终端互相促进的正向循环产业生态尚未形成。


当前我国正处于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建议有:


一是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做好《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政策宣贯工作,增强虚拟现实产业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对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信心和理解认知。在文娱文旅、工业生产、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重点应用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在国内已有的技术储备基础上,联合产学研力量以及医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资源,研发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强化在虚拟现实核心芯片、显示器件、光学器件、传感器等核心器件和动态环境建模、人机交互、光学显示、内容生成等关键技术环节的联合攻关。


三是加快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虚拟现实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地方主动积极性,鼓励地方持续出台支持虚拟现实应用创新政策,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大力培育具有产业带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领军企业。打造“虚拟现实+”融合应用示范城市、园区、企业。建设一批虚拟现实体验中心,提供虚拟现实新产品、新业态体验展示与供需对接环境。

作者: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消费电子产业研究室主任、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政策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