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搜索

光计算 后摩尔时代算力发展的新选择

来源:人民邮电报 时间:2023-12-26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和普及应用,全球数据流量和算力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传统电计算芯片的性能提升面临摩尔定律演进失效、传统计算发展滞缓、算力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等问题。为突破算力供应的瓶颈,各类新式计算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以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操控光信号的干涉、衍射等传播过程完成信息处理或逻辑运算的方法,即“光计算”方法,成为业界关注热点。依托光所具有的各类宏观物理特性,光计算有望在能耗、架构、时延、带宽、工艺等方面打破现有计算体系的发展禁锢,被认为是后摩尔时代的关键计算路径之一。

光计算技术逐渐成熟

专用光计算芯片成为主流

光计算技术体系趋向模拟系统,重点适配专用场景。光计算分为数字和模拟两个技术体系。数字光计算借鉴传统计算的原理架构,采用光信号替代电信号,光学逻辑结构替换电学逻辑结构,是基于布尔代数的通用计算体系。然而,受光非线性效应弱影响,光开关、光学晶体管等关键器件研发滞缓,数字光计算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产业落地前景不明。模拟光计算摒弃传统计算的降维过程,利用“物理效应与逻辑运算相互映射”原理,直接对高维计算模型进行处理,是实现“结构即功能、传播即计算、接收即结果”的专用计算体系。模拟光计算虽无法构建类似CPU、GPU的可编程、高精度通用计算系统,但在卷积相关、神经网络等“固定逻辑运算或算法”方面具备性能优势,理论上比先进电芯片有102~104数量级的性能提升,可有效减轻大规模语言模型、组合优化等复杂问题的算力负担,成为产业落地的主流方向。

光计算技术形态趋向集成芯片,有望摆脱先进制程的限制。光计算向集成化、小型化、轻便化方向发展,光计算芯片成为研究重点。其中,硅基光电子因其发展相对成熟、片上规模较大、器件种类丰富、CMOS工艺兼容等优势,被认为是光计算芯片的主流技术。光计算芯片普遍对工艺制程要求不高,90纳米以上成熟工艺即可满足大多数芯片的加工需求。因此,国内光计算芯片有望实现设计、加工、封装、测试的全流程国产化。

光计算技术架构趋向光电协同,部分替代传统计算。由于纯光系统研发难度大,“光计算”与“电领域”结合越发紧密,光电协同架构成为光计算的主流选择。一方面,受技术成熟度制约,光学系统自身无法完成数据存储、逻辑控制等必要操作,光计算过程需要依赖电学单元的辅助调控,整体趋向光电混合一体化;另一方面,光计算具备较强的专用属性,目前仅在矩阵加乘、压缩感知等特定算法上具备性能优势,对传统计算起到部分替代补充作用。因此,光计算芯片应用需依托片上、片间、板间等多种光互连模式,与GPU、CPU等电芯片协同配合,通过资源池化方式实现计算资源的最优配置,共同构建算力更强的新型计算系统。

光计算应用潜力较大

两大应用方向将并行发展

光计算在大容量数据处理方面相较传统计算具备显著优势,已经形成了智能计算、信号处理两个主要的应用方向。咨询公司Yole Group推测,光计算应用规模逐年扩大,下游市场大部分来自光智能计算和光信号处理领域,预计2027年为硅光产业带来2.44亿美元的市场收益,并有望触及百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光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相互契合,向着多维度应用场景积极拓展。一方面,人工智能对计算精度要求较低,符合光计算的性能特点;另一方面,光计算的算子类型与人工智能模型适配度较高,当前已实现多种人工智能范式,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因此,光智能计算成为近5年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有望在金融、医药、交通等方面发挥算力优势。

光信号处理与微波光子紧密结合,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随着5G技术的大规模商用,6G移动通信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智能全息无线电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光计算与微波光子的结合模式在智能全息无线电领域,能够解决6G无线电网络在能效、速度和时延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光子定义无线电”备受关注。

光计算产业势头迅猛

处于产业落地的关键节点

光计算产业分布地域集中,产学研一体将逐步形成。光计算产业布局较集中,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欧洲在光计算领域布局稍早,产业整体实力较强。光计算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初创公司,其前身大多来自科研院所的创业团队,通过自主研发转化连接产学两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持续推进。全球已成立20家左右光计算相关的初创公司,如Lightmatter、Optalysys、LightOn等,累计获得超10亿美元的金融投资。同时,英特尔、英伟达等龙头企业也开始关注光计算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规划。

光计算产业进程趋向市场,计算加速有望成主流产品。自21世纪初起,光计算领域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成为相关产业机构的重要布局方向。经过多年发展,部分公司已推出基于光计算的早期定制化产品或原型样机,并交付能源、金融、互联网等客户使用,光计算技术开始走向应用市场。算力加速有望成为光计算的主流产品形态。尽管当前光计算加速器成本较高且尚未形成突出的性能优势,但其凭借大带宽、低时延等应用场景中算力提升关键问题的潜力,在下游计算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总体来看,光计算产业发展处于从技术验证向成熟应用的落地初期。

光计算产业生态尚需完善,体系化布局成为发展重点。当前,光计算领域各产业机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商业定位并不一致,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体系化生态布局成为后续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光计算产业需要在战略需求的引领下,集中各机构的资源,共同解决配套技术缺失、关键卡点无人攻克等核心问题,促进早期产品与专有产线、应用场景的反复适配,努力构建研发、生产、市场一体的产业化闭环。

我国具备良好发展基础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我国光计算发展进程与国外相当,具备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良好基础。在技术方面,针对当前大部分主流方案,国内均有相关机构布局,在算法、器件和架构研究层面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在产业方面,我国已涌现出曦智科技、光子算数、华为等行业领先企业,并已推出部分早期的商业化产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说,国内光计算发展已进入产业落地初期。

然而,我国光计算产业在基础理论、设计工具等领域较国际先进水平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光计算系统的加工制造高度依赖海外代工厂,产业生态仍不够完善。未来,我国需要加大对光计算这一新兴方向的支持力度,筑牢技术基础,补齐产业短板,集技术、产业、资本之合力,助推光计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