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搜索

5G-A筑基 加速低空经济“腾飞”

来源:人民邮电报 时间:2024-05-10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指出,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

  所谓低空经济,一般是指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外卖“飞”进家中,天水麻辣烫还冒着热气;实时采集农作物生长数据,精准施用肥料和农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快速运输医疗物资,为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援争取时间……当下,小型无人机、垂直起降飞行器的身影已进入大众视野,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各行各业,持续推动着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热度骤增,多地出台支持政策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印发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加快实现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商业应用,推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应急救援”等规模化发展,为推动通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擘画了路线图。

  迈向5G-A时代,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5G的演进版本,5G-A在提升现有网络性能的同时,也为6G技术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以低空经济举例说:“我们可以提前把一些6G的候选技术用于现有低空经济的低空互联网或者低空物联网。”例如,在无人机配送领域,这些技术可以确保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稳定、快速地传输数据,实现精准导航和避障,从而提高配送的准确性和效率。低空经济不仅仅局限于无人机配送领域,它还包括了低空旅游、低空监测、低空救援等多个方面。通过引入6G的候选技术,我们可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全面发展,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升级。

  “从目前来看,6G与传感技术的整合似乎是运营商最大的创收机会,其中最大收入来源可能是无人机服务。”中国电信首席专家、贝尔实验室院士毕奇强调,无人机将在快递业、农业、智慧城市、低空巡检等场景发挥作用。近日,河北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在石家庄完成低空线路5G通信网络覆盖技术验证,本次技术验证低空线路从河北省公司出发到联润机房设计飞行距离超过10公里,测试场景为城区复杂环境下的多样化典型场景,通过利用5G基站多波束特性以及适合低空覆盖的SSB 1+X新技术,完成了3种以上的覆盖方案对比测试,有效解决了无人机在城市飞行时,由于高层建筑阻挡导致网络信号无法非视距操作的难题。

  通感融合作为迈向6G时代的关键能力,也为低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传统通信功能基础上,5G-A不仅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提升了传输速度,还新增了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创新技术,为万物智联、低空经济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日,中国移动借助5G-A网络技术能力,成功实现了江苏省内首个连片低空飞联网的规划建设,整体规划342个站点,确保了在300米巡视高度,网络上行速率达到25Mbps的满足度为99.02%,为低空经济“腾飞”注入了澎湃动力。

  “得益于超高带宽、极低时延、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和精细的资源调配管控功能,6G与低空的结合相当于将地面的切片进行了多次扩展,由此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总经理马红兵说。现在的5G基站仅支持通信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而在6G时代,基站将同时支持通信和感知,能够利用无线电波感知周边的环境、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等,这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还需要跨行业的协同合作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赛迪顾问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低空基础设施发展处于早期,潜力尚未充分显现。当前低空经济领域主要由运营商主导,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未来低空网络设施等领域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