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搜索

北斗+,从天边到身边

来源:河北日报 时间:2023-12-26

电科导航不断培育新模式新业态

北斗+,从天边到身边

da31f8b7-cbf2-4d29-8a91-2ad70d85dda5.jpg

12月13日,中电科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就北斗图传终端技术升级进行交流。 电科导航供图

秋收时,装有北斗系统的收割机,将作业轨迹、时长等信息实时回传,让农户准确监测作业进度。

公路上,装有北斗系统的货车,将所在位置、时速等信息实时回传,提升货运物流体系周转效率。

北斗在天边,服务在身边。搭载在农机和货车上的北斗系统,部分就来自位于石家庄的中电科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导航”)。

12月6日10时,记者来到电科导航客服部时,工作人员正在使用耘图大数据服务平台生成报表。“这些报表都是今年秋收秋种农机作业的实际数据,如作业时间、作业面积等,将发给客户参考。”客服部何晓琪说。

数据能起到什么作用?客户为啥使用这个平台?为了更好地解答记者的疑问,何晓琪视频连线了邯郸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负责人唐青磊。

时值农闲,唐青磊正在维护保养农机。他将视频镜头转向院子里一排排农机说,服务中心有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100多台,都装上了北斗农机作业监测终端,驾驶室装有显示屏,可实时显示作业信息。

“相关数据直连耘图大数据服务平台。在平台就能看到农机位置、作业轨迹、作业面积等信息,调度管理农机更加便捷,至少提高作业效率20%。”唐青磊说,在田间播种时,得益于精准定位,解决了播行不直、株距不均等问题,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地完成田间播种。

数据直观,农户更信赖。自2016年用上北斗系统后,邯郸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托管耕地从1000多亩发展到2.4万亩,收入从20万元提高到300多万元。

有了北斗加持,农业生产如同有了“天眼”,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

这样的农机终端,电科导航已经迭代数次,应用在全国160个县(市、区),在河北省市场占有率超50%。

这靠的是什么?

持续创新!

“很多人想不到,这款终端,仅靠监测农机位置就能计算作业面积。”研发部主任李博拿出一个小巧的黑色设备说,这是他们最新自主研发的北斗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实现了全国产化替代,既节省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过去,要计算农机作业面积,除了北斗导航定位技术,还需要多种配套传感器辅助计算。设备中不少模组还依赖于进口。

能否突破现有技术,研发一款高性能、低成本的全国产化替代的多功能农机终端?

今年初,经过可行性论证后,研发团队立刻着手开发。

没有思路,头脑风暴;没有经验,慢慢摸索。“最难的是如何同时保证性能和成本优势。”李博说,团队憋着一口气,必须攻破难关。

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总结调整,一次次取得进步。

两个多月后,全国产化替代的北斗农机作业监测终端研发成功!

新终端价格降了,功能多了,计算更精准了。“今年秋收秋种,就有部分农机用上了新终端,市场反应很好。”李博说,他们今年还研发出北斗摄像头、精量播种作业监测终端等新技术新产品,明年预计申报8项专利。

深耕北斗系统,电科导航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北斗+”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交通领域,基于北斗+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电科导航开发出北斗主动安全云平台及终端,让运营企业随时了解车辆位置、速度等信息,为车辆智能规划路线,提高货物流通效率。平台还可识别疲劳驾驶、接打电话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并发出提醒。

用上北斗主动安全云平台,沧州市安兴特种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安田的直观感受是:司机们驾驶行为更规范了,事故率也在大大降低。

短报文通信也是电科导航拓展的一个方向。所谓的短报文通信,指北斗地面终端和北斗卫星、北斗地面监控总站之间能够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特别是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无法覆盖的地区,短报文通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科导航突破和掌握了数据压缩、海量数据处理、低功耗终端设计等技术,形成了一系列短报文通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在水利、石化、电力、应急等多个行业。

以创新力提升竞争力。在电科导航,每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以上,员工过半是研发人员,在研项目50余项,拥有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97件。

古时,人们以北斗七星来分辨方位、辨认四季。

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全球,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当前既是北斗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也是整个北斗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电科导航总经理杨开伟表示,他们将抢抓这一发展契机,持续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北斗与数字技术交叉融合,促进北斗与更多产业深度融合,让远在天边的北斗应用在人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