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搜索

数字技术,赋能地质勘查

来源:河北日报 时间:2024-02-02

05383bf1-5f77-410a-8704-e1bc33c9f4cc.jpg

1月29日,在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修复监测系统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展示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摄

当前,地质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由单一的资源勘查,向资源、环境、空间、规划多要素调查延伸。在此背景下,河北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也由单一的煤炭资源勘查,向环境地质、矿山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灾害地质等多领域拓展。

为深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地质工作者对地质数据进行专业化智能处理,从中分析和挖掘出有价值的结构化信息,推进数字信息技术与地质工作深度融合应用,为传统地质行业插上了“数字翅膀”。

地质监测更智能——

全面、直观、动态监测全省采煤沉陷区的地面现状、沉降变化,综合分析发展趋势

“在这里可以看到全省采煤沉陷区的实时监控画面。最近发现一些沉陷区的地质环境数据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及时更新了系统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评价,给相关县域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推送。”1月29日,在省煤田地质局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修复监测系统指挥调度中心,项目负责人闫家栋一边展示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情况,一边介绍最近的工作进展。

采煤沉陷区是我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难点区域。在采煤过程中及采煤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过去,采煤沉陷区缺乏全省性统一、系统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和科学的评估体系,区域内地质环境情况及变化趋势不清晰,给矿山修复治理规划、治理过程监督管控、治理效果评估等工作造成困难。

2023年,由省煤田地质局建设运维的全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与修复监测系统建成投用。该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实时监测设备,形成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控网络,覆盖全省相关8个设区市的28个县域,能够全面、直观、动态监测全省采煤沉陷区的地面现状、沉降变化,综合分析发展趋势,还可远程指挥调度地质调查。目前,监测系统指挥调度中心已接入河北省政务云。

2023年,监测系统项目团队进行了12期光学遥感解译和70期雷达遥感解译,实现了数据数字化采集、输出、评价。

“省煤田地质局为我们及时提供了采煤沉陷区的地质资料以及治理修复方面的建议,为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蔚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宋建斌表示。

地质数据被“唤醒”——

深挖数据的“存量”资源,释放数据的“增量”价值

1月29日,在省煤田地质局,全局业务管理应用平台项目负责人王敬善打开电脑端的河北省煤炭资源信息系统,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煤质、煤类、各设区市煤矿山现状和利用情况一目了然。

“这个系统汇集了我局多年勘查工作形成的煤炭资源信息数据,实现了全省煤炭资源数据的整合汇聚,具备综合浏览、查询统计等功能。”王敬善说。

河北省煤炭资源信息是省煤田地质局建设的全局业务管理应用平台的一部分。该系统还包含地质档案馆、样品检验检测管理、综合地质条件评价等7个系统,实现了地质成果的全要素数据管理。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新型生产要素。

近年来,省煤田地质局在煤炭、非常规天然气和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地质数据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海量成果资料,缺乏系统全面的集成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深层次开发利用。

“业务管理应用平台的建设,补齐了这一短板。”省煤田地质局地质与科技处处长李学文介绍,煤炭资源信息系统通过深挖数据的“存量”资源,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展现我省煤炭资源的“家底”,将有效提升煤炭资源勘查的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释放数据的“增量”价值。

同时,省煤田地质局还充分挖掘几十年来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等领域的地勘工作成果,整合地质数据资源,建立评价模型,建成了“综合地质条件评价”系统。系统包含采空区评价、“双碳”地质评价、矿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地质“体检”等功能板块。

王敬善介绍,综合地质条件评价系统将通过“唤醒”沉睡的地质数据,辅助运用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更好解决与地质相关的各类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地质技术支撑。

联通信息孤岛——

建设智慧野外调查团队,让地质队员少跑腿、数据信息多跑路

“自从使用了外业智能化采集平台APP,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记录和测量。外业数据采集的工序减少了,难度降低了,方便又实用。”近日,在白洋淀生态治理测绘项目现场,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职工李徐亮兴奋地向笔者展示了这款智能APP。

地质队伍工作的场所常是野外一线,条件比较艰苦。野外调查人员常常需要携带记录本、导航仪、纸质图纸等,翻山越岭抵达调查地点进行数据采集。返回驻地后,再将记录本上的数据录入系统之中。

这种传统的野外作业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很好地将外业点位与调查底图结合起来,也不利于数据的存储和共享。

为解决这一问题,物测地质队汇总野外调查功能需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收集大量资料,研发出外业智能化采集平台APP,实现了数据快速录入、自动校验、实时上传、在线查询、动态更新。该APP具备点、线、面等多种形式的要素采集,可在线或离线加载地图资源,外业作业不受网络限制,模板、成果一键导出,资料整理和汇交更加高效,构建了项目从外业到内业的完整闭环。

目前,外业智能化采集平台APP已广泛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森林碳库调查等野外调查工作中。物测地质队地理信息工程院院长王春博说,APP的使用,帮助他们优化流程,建设了一支智慧野外调查团队。通过使用APP,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项目成本。“特别是在工期短、质效要求高的测绘遥感领域,显著提高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物测地质队的外业智能化采集平台APP,是省煤田地质局推进智能化采集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局正在建设全局性质的“内外业一体化项目管理”系统。

在实际工作中,该系统将有效打通技术、安全、统计等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破解此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让地质队员少跑腿、数据信息多跑路。

省煤田地质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魁广说,未来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地质建设,为传统地质插上更多的“数字翅膀”,推动地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