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搜索

六部门发布算力基建发展“路线图”强化算力供给、应用和保障能力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网络舆情研究院 时间:2023-10-12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算力占比将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六部门联合出台《行动计划》,强化顶层设计,需求牵引,助推算力高质量发展,引发热议。重点央媒、主流商业财经媒体、地方媒体从不同角度延伸议题,展开报道,凝聚宣传合力,有效提升了《行动计划》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舆论期待,随着《行动计划》的出炉,算力供给提升行动、算网融合发展行动、存算协同发展行动、算力应用创新行动的加快推进,政府部门、基础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互促互补,共同助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媒体切入不同视角展开深入报道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引热议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六部门发文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引发舆论高度关注。根据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大数据舆情监测平台显示,20231090时至101114时,与《行动计划》相关的舆情信息共计2.32万条,其中新闻网站和新闻客户端累计报道超6400篇,微博讨论约1700条,电子报文章约200篇,微信公众号文章约3700篇,自媒体及论坛文章近1.1万篇。

 

从媒体议题设置和报道情况看,一是中央媒体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供给保障、应用赋能等,推出多篇重磅权威报道,让《行动计划》深入人心。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经济日报》、光明网、中工网、《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证券日报》等重点央媒聚焦《行动计划》发布多篇重磅报道。如央视新闻联播发《六部门联合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版在03要闻版刊发文章《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30%以上——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有了路线图(锐财经)》;《经济参考报》在封面A01版刊发文章《算力基础设施发展量化指标明确》;《经济日报》在要闻02版刊发文章《〈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印发 围绕重点领域各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科技日报》在要闻02版刊发文章《六部门引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6项重点任务 引导绿色低碳发展》等。

 

二是商业财经、科技、通信等垂直细分领域媒体和地方媒体围绕亮点内容、产业链前景、对策建议等,对《行动计划》进行细化解读。财联社、财新网、《第一财经》、21经济网、《每日经济新闻》、凤凰网、上观新闻、中新经纬、《中国基金报》、金融界、IT之家、集微网、《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对《行动计划》进行了报道和深度解读。如财联社发布《六部门规划算力设施高质量发展 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一个都不能少!》;财新网发布《工信部发算力发展规划 2025年算力规模增长超66%》;《第一财经》发布《六部门联合发布算力行动计划,提升基础设施及应用能力》《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出炉,这四大领域产业链或充分受益》;21经济网发布《六部门联合出台算力行动计划 智算占比提升至35% 构建“碳中和等级”能力指标体系》;《每日经济新闻》发布《六部门发文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金融界发布《六部门联手!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算力资源、算力网络、存储、应用四部分协同发展被看好》;《上海证券报》发布《上市公司竞逐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三是境外主流媒体高度关注,第一时间推出相关报道,主要介绍了中国发展算力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阶段性计划。英国路透社、美国彭博社、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也报道了相关消息。英国路透社发布《中国计算能力增长50%与美国竞争》;美国彭博社发布《中国计划大规模人工智能和计算建设,为本土企业带来福音》;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发布《随着人工智能与美国的竞争加剧,中国的目标是将计算能力提高50%》;新加坡《联合早报》发布《中国计划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此外,在社交媒体方面,微博话题“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出炉”“六部门:到2025年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未来三年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量化指标”累计阅读量达10.1万次。

 

六部门联合部署明确方向 以政策引领强算力之基

 

为加强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创新,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行动计划》,明确提升基础设施、算力行业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的具体方向。舆论主要关注点如下:

 

一是认为《行动计划》优化完善顶层设计,为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操作指南”,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脉”。《科技日报》称,围绕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主要目标、量化指标、保障措施等内容,调动起各级政府及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服务商等优势力量,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对各类相关主体而言,它是一份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新华网称,为强算力之基,《行动计划》正式印发,以期强化政策引导、凝聚产业共识、助推行业发展。在《行动计划》的统筹指导下,其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数字时代提供强劲算力引擎,让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动脉”澎湃不息。《经济参考报》称,随着算力发展规划政策相继出台,算力综合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激发融合应用潜力,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供澎湃动能。

 

二是认为《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的量化指标,有利于提升我国算力综合供给能力,夯实算力发展基础。央广网称,工信部等六部门此次联合印发的《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引导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中国新闻网称,《行动计划》的亮点在于,从总体规模到技术创新再到行业赋能,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例如,在计算力方面,到2025年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存储力方面,到2025年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在《行动计划》中,智能算力的爆发、算存运的技术创新和绿色低碳的要求等方面颇受业界关注。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这是根据目前数字经济领域对算力的需求定的,智能算力占比是根据现在智能化水平而定,该目标具有可实施可落地能力。

 

三是认为《行动计划》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拓宽应用场景和生态,助推算力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国网称,在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落实“算力+工业”“算力+教育”“算力+金融”“算力+交通”“算力+医疗”“算力+能源”等场景任务。浪潮算力网络研究院副院长仇树卿称,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有助于降低算力的使用成本和门槛,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主体的算力均衡发展。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称,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推进,将满足工业互联网、教育、交通、医疗、金融、能源等行业应用需求,支撑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产业发展方面,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多个下游应用领域将有望受益。

 

四是认为《行动计划》的印发和推进将为算力产业链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打开算力相关企业的成长空间。《经济参考报》称,《行动计划》的发布,有望推动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利于行业景气度提升,整个算力产业链或将迎来新的增量空间。《证券日报》称,随着《行动计划》的推进,拓维信息、瑞斯康达、国科微等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将有望共享这场算力盛宴。《上海证券报》称,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竞逐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中国工业报》称,目前来看,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通信和算力存储企业将获得广阔发展机会。Co-Found智库新能源行业研究负责人薛云南称,如何适应新市场和新技术的变化、如何提高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创新、如何保障产品质量、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将是产业链上市公司在算力领域拓展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五是认为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应优势互补,共同应对我国算力发展面临的问题,合力推动算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黄璜称,整体来看,算力发展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的挑战仍在持续,以AIGC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应用、新需求的崛起,推动算力规模快速增长、计算技术多元创新、产业格局加速重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总工程师郭亮称,《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互联网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中发挥各自优势,互促互补、形成合力。《第一财经》称,《行动计划》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就更应立足于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平竞争秩序,有效治理算力领域出现的公共外部性等,如营造开放的市场准入门槛,始终为算力行业提供自由竞争的公共服务,而尽量避免直接干预市场对资源的分配。

 

六是外媒关注中国着力提升 算力综合能力、扩大算力规模和提升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认为《行动计划》利好本土产业链企业。英国路透社称,根据有关部门周一发布的《行动计划》,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国家总计算能力提高50%以上,同时中国加大了对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创新的关注。该《行动计划》由工信部等六部门在北京发布,目标是到2025年中国总算力达到300 EFLOPS。工信部8月透露,中国的算力今年已达到197 EFLOPS,高于2022年的180 EFLOPS。工信部表示,中国已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但没有详细说明其提到的美国算力规模。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根据《行动计划》,中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更多算力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行动计划》的另一个重点是提高计算网络的速度和效率,做到关键枢纽节点内重要算力基础设施间时延不超过5毫秒。美国彭博社称,中国的目标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将国家的计算能力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此举将使当地供应商受益,并在美国制裁给国内工业带来压力的情况下促进技术自力更生。《行动计划》称,中国计划通过开发可控解决方案并鼓励使用国产可靠软件,加强行业协同并保护供应链。相关机构强调,供应链安全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关键方面。美国CNBC称,中国各部委表示,需要增加计算能力来支持金融、教育等行业的应用。作为其算力推动的一部分,中国希望专注于内存存储和数据传输网络等领域,并且还计划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同时,供应链的安全性也将得到加强。

 

补短板、抓落实、防风险 以用促建充分释放算力潜能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和重要业态,既是产业转型升级、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也是大国竞争和布局的重要领域。算力主要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向社会提供服务,没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为支撑,算力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发展算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须直面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要命题。

 

舆论普遍认为,此次《行动计划》的发布,对算力行业可谓“正当其时”。《行动计划》直面我国算力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聚焦算力规模、存算协同、场景应用等重点环节,提出详细的目标、举措,科学规划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到广泛好评。业内人士表示,《行动计划》从国家层面定调支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为行业发展部署纲领,强化算力引擎强大赋能效应,助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升级并走向世界前列,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与此同时,也有舆论指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一定的问题和风险,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国需站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持续发力,构建完整的算力基础设施生态,推动算力基建化、系统化、体系化,夯实数字“底座”。

 

一是正视短板,应对挑战。当前我国算力发展面临着算力供给不足与算力需求迫切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供给侧,高质量算力资源不足且较为分散,算力资源浪费、“数字烂尾楼”现象广泛存在。在需求侧,算力需求猛增且呈多元化、碎片化特征,算力资源与需求存在“错配”。多重因素制约算力行业发展,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仍有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主动作为,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府采购、完善分配规则、科学规范治理等方式,优化算力资源配置。

 

二是加快落实,筑牢根基。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针对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存在的算力综合供给能力不足、算力关键技术和高效运载能力不足、算力和存力协同发展能力不足、算力赋能行业应用发展能力不足、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东西部算力协同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作出周密的战略部署,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应对举措,增强全社会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有业内人士表示,期待《行动计划》加快落实,希望相关实施细则尽快落地。还有媒体指出,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应用”,核心在“运营”。只有将算力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通过标杆项目激发起重要领域更广泛的算力需求,打造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应用场景,才能让算力渗透到千行百业,真正转化为新型生产力。

 

三是防范风险,保障安全。除了优化算力布局、加强跨行业协同、促进应用落地,安全同样是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的一环。算力基建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算力芯片断供风险、算力供应链“断链”风险、算力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算力数据泄露风险,等等。而在金融市场上,算力已然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由于算力基础设施仍然是新生概念,后续以此为核心的炒作可能会不断涌现。在舆论场上,随着全球算力竞争白热化,西方国家对我国算力发展建设的造谣、抹黑、攻击势必也将愈演愈烈,国内的部分自媒体、营销号可能也会为蹭流量博眼球,恶意解读、捏造事实、大做文章。针对此类风险,相关部门和企业也需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做好防范。